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皇帝之一:隋煬帝
是否真如世人所知無德無才?本書推翻眾人對隋煬帝的既定印象
第一本完整描述隋煬帝建設、攘外、開拓疆土的真實史蹟!
首次實現多民族統一、三省六部制、開創科舉、制定律法 建立以隋朝為主導的東亞新制序,實現千古傳頌的「開皇之治」 解讀誤解最深之大隋王朝的權威力作 深入揭密隋文帝成功上位的歷史密碼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本書特色: 1.跳脫中國本位,從世界史的脈絡重新解讀中國史。 2.從環境、氣候、社會變遷等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 3.透過簡明扼要的筆法,搭配豐富的圖表來展現中國歷史的轉捩點。 關鍵的時代*重要的轉折*未來的展望 掌握中國精要的最佳入門書 獻給想要了解中國,卻又不想背誦一堆...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持續一百七十年以上的時間, 中國分裂為兩半,一南一北、各據一方, 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 這段期間就稱為「南北朝」。 南北對立之下,雙方互相敵視, 南朝稱北朝為「索虜」、「傖」;北朝稱南朝為「島夷」。 他們也的確不一樣。
明朝大航海時代,中國進入世界經濟體的洪流中, 繁盛的貿易使大量白銀流入,古老帝國成為貪婪的巨獸, 但白銀卻從經濟風火輪,轉為天朝斷魂碑? 《白銀帝國》不只是貨幣史,更是一部從幣制管窺國運興盛的政經史。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基本上,華夏文明的演變,乃是一種每下愈況的變化;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再歷經魏晉隋唐、兩宋明清,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一個趨勢,即構成社會的中堅團體——國人、宗族等等,隨著一次次的社會清洗而逐漸消滅;進入近代之後,華夏社會已經變成「原子化的個人」組成的鬆散群體,無力抵抗外來秩序的控制與統合。 劉仲敬...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以史為鑑,重新審視隋煬帝的真實面貌
從明君、暴君到昏君,世人印象中的隋煬帝楊廣,真實身分到底為何?
【印象一】徵兵千萬,民不聊生?
隋煬帝開鑿邗溝、永濟渠役使男丁百餘萬,導致男丁人數不足,繼而罕見地讓婦女服役。他如此急於成功而用人過度,百姓無法負荷,導致民怨四起。事實上,是為了營建東都洛陽、開發江南,其建設價值影響後代甚鉅。
【印象二】巡遊無度,靡費奢侈?
隋煬帝空前的巡遊隊伍,成了後世史家補風捉影的素材之一。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然而,隋煬帝瞧不起遠離百姓的皇帝。於是,他為了要充分接觸社會,開始不停地巡遊,只為更接近人民的聲音。
【印象三】弒兄姦母,殘害忠良?
隋煬帝登基之後,即開始顯出真實面貌,完全不考慮任何道德標準和社會輿論。向父親妃子示愛的他,在少年時被認為是老成、孝順、有德之人。事實上,他為了能夠成功上位,一直壓抑自己,表現得既有能力又有道德,這一壓抑就是二十年。
隋煬帝的才能足以建立功業、傲視群雄,但也讓民怨沸騰、民不聊生
隋煬帝年號大業,顯現其具有建立一番事業的雄心。他萬萬沒有想到,唐朝皇帝給他的諡號居然與他給陳朝末代皇帝為同一個「煬」字。對於這樣有著濃厚英雄情結、渴望成就千秋大業的皇帝,如何面對和自己最蔑視的人物並肩而立的景況?
本書以蒙曼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大隋風雲》的講稿為基礎書寫。風格通俗嚴謹,輕鬆易懂。全書具備專家功力、通人見識、文士筆法三大特點,史料翔實,分析嚴謹縝密。以問題引出故事,以故事講解人物,以人物解讀歷史,以歷史啟迪智慧,還原了歷史的本質與殘酷,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客觀公正,令人信服。
作者簡介
蒙曼
知名歷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2002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著有《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
2007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先後講述《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雲》等節目,並出版相應圖書,引起廣大迴響。
2016年起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探幽入微、幽默風趣的點評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