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的靈魂啟蒙經典三部曲(遣悲懷+如果麥子不死+新糧‧地糧)
0 篇書評

紀德的靈魂啟蒙經典三部曲(遣悲懷+如果麥子不死+新糧‧地糧)

Si le grain ne meurt、Et nunc manet in te、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suivi de Les nouvelles nourritures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1/2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4717702100186
  • ISBN: 9789863443315
  • 字數: 394,495
紙本書定價:NT$ 1140
電子書售價:NT$ 6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紀德 給後世的靈魂啟蒙經典三部曲
因為誠實,他成了時代的異端,
他的寫作,是為了遙遠未來裡的讀者。

啟發卡繆、沙特、德希達等名家
帕慕克至今仍在小說中談他
跨越百年的精神典範,一位撼動全歐洲的大師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36

    我不喜歡她的心有空洞…… 她只有一顆心,不像我有三顆。 是誰拯救了最寂寞的她? 「讀這本書像是給靈魂一個大大的擁抱!」 ──全球狂銷破百萬冊、Goodreads書評網40萬讀者落淚好評── ★ 亞馬遜書店年度好書 ★ 博客來外文館年度選書 ★ 攻占《紐約時報》暢銷榜28週 ★...

  • 電子書: NT$ 343

    當全世界都說妳不夠好 別讓他們騙了妳   -獻給所有聰明、不願被馴服的女性-   ○上市4個月,歐美熱銷 60 萬冊以上! ○英、美Amazon+Goodreads 超過 85,000 讀者滿分好評!  ○《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第三名 ○...

  • 電子書: NT$ 430

    國際暢銷小說《失落詞詞典》姊妹作 思索階級、性別、家庭與戰爭之書 「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牽動世界各國命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歐洲的國際情勢。 位於英國傑里科克萊倫敦出版社的裝訂廠裡, 有一個渴望求學、受教育,勝過於裝訂書籍的女...

  • 特價 電子書: NT$ 289

    人生是場遊戲,但你是玩家嗎? 長踞《紐約時報》、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A.J.的書店人生》作者橫掃全球暢銷新作

  • 電子書: NT$ 315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 電子書: NT$ 336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 以19世紀牛津詞典編纂室的真實事件為背景 精湛敘述一段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傳奇

  • 電子書: NT$ 336

    超越國界的澳洲懸疑推理小說 國際暢銷犯罪小說作者克里斯‧漢默 首次深入大都會喧囂與騷動 跨國洗錢犯罪、黑手黨、裙帶利益…… 一名記者,贏得過他們嗎? ‧克里斯.漢默,令人屏息到最後的驚艷之作 ‧「記者馬汀‧史卡斯頓」緝凶最終曲 ‧聚焦後疫情的大城市雪梨:澳洲地方風情X 跨國金融醜聞 她的...

  • 電子書: NT$ 455

    「我是誰?怎麼會在這?不是啊,我想像的未來不是這樣的啊?!為什麼其他人開始吃無麩質的布朗尼──那是什麼鬼東西!」   妮兒.史帝芬斯的生活一團糟,朋友們忙著聊孩子與升遷,而她只有失戀又失業的故事。

  • 電子書: NT$ 525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 特價 電子書: NT$ 309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 電子書: NT$ 490

    ==無論多麼齷齪、墮落、畸形,他都不以為意;因為明白世間並無美醜,只有真實的樣子。== 英國最偉大作家毛姆四大名作之一 歷時100年經典紀念版 全新翻譯完整譯本 ★中文版完整收錄毛姆前言,以及美國小說家西奧多.德萊賽的專文書評。西奧多.德萊賽與海明威、福克納齊名,是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他點...

  • 電子書: NT$ 350

      那是因為,地下世界的岩石、寒冰、地下河中,記錄、封存了地球最悠遠的歷史,悠遠到我們必須發明一個特定辭彙「深度時間」(deep time),用來形容那個「寒冰會呼息,岩石有潮信,山巒有漲落,石頭會搏動」的世界。在那樣以億萬年為尺度的世界中,往下一公分可能就代表回溯上萬年。

  • 電子書: NT$ 273

    通天之路,一場浪漫卻注定墜落的逐日之行 當代英語世界最負盛名的華裔小說家、美國國家書卷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旅美華裔作家哈金,傾情深度力作 書寫古代最具傳奇色彩的詩人傳記──詩仙李白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260

    這本書奠定了米蘭.昆德拉 作為世界上最偉大作家之一的地位 文壇大師昆德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二十世紀最動人的小說 此生必讀的文學經典

  • 電子書: NT$ 385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 詳細資訊

    ──當代的異端・後世的先驅者──
    ◎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法文直譯全新譯本.完整譯注.阮若缺、阮慶岳、徐麗松重量導讀
    ◎在散文、日記、筆記中,與神對話,談天賦人權,違抗以宗教為唯一準則的當世價值
    ◎法國哲學家沙特說:「紀德是個無可取代之人,因為他選擇的是『成為』真理。」

    ──紀德寫下靈魂深處最透徹覺悟的三部作品──
    《如果麥子不死》|對善與美的戀慕 對自我最毫無保留的檢視
    《遣悲懷》|深情悼亡的經典之作 收錄談詩論藝之紀德日記選
    《地糧‧新糧》|掙脫禁錮的驚世名品 紀德呼喊解放代表作

    ──經典摘錄──

    談愛

    我不知道哪件事比較可怕:是不再被愛,還是看到我們愛著的、而且他也愛著你的那人不再相信你的愛?
     

    談幸福

    生活終究重新披上幸福的虛假外衣。
     

    談寫作

    我寫作不是為了下一個世代的人,而是為了再下一個世代。
     

    談神

    假如我必須提出一個信條,我會說:上帝不是在我們身後的過去,而是在前方的未來。若想尋找祂,我們該看的地方不是生命演化之初,而是它的結束。上帝位於終端,不在初始。
     

    談靈魂

    我們的行為依附著我們,就像磷光依附著磷。固然這些行為在耗損我們,但它們也化成我們的光采。假如我們的靈魂有點什麼價值,那是因為它比其他某些人的靈魂燃燒得更熾烈。
     

    談智慧

    但願你的視覺時時更新。智者,就是對一切感到驚奇的人。
     

    談孤獨

    我再也無法理解「孤獨」一詞的意義;在內心獨自存有,形同不再身為任何一人;而萬物早已與我同在。——再者,我始終心繫四海,無處不是家,而且欲望還要不斷將我驅向別的境地。最美好的回憶,於我不過像是幸福的殘痕。最微小的水滴——那怕只是一粒淚珠——只要它濡濕了我的手,在我眼中它就成了彌足珍貴的真實。


    ──《遣悲懷》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大師最具代表性的裸裎自剖
    問世九十年仍永垂不朽的爭議禁書
    法國學術榮譽騎士‧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阮若缺導讀
    書寫只能呈現部分真實,真正的真實永遠更複雜,
    因此他竭力書寫自己,完整揭露一位知識分子的心智成長歷程。

    「人們希望孩童的心靈僅是透明而純淨,
    我從小卻只在自己身上看見醜陋與邪惡。」

    紀德很早就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矛盾,一切從童年開始娓娓道來──嚴肅的母親、溫和而早逝的父親、永遠蒼老的祖母、溫柔哀傷的表姊。以及因為「壞習慣」而被趕出學校、受同學霸凌等不愉快的求學經驗。更有與同性友人密切的友誼、偕王爾德同遊異地並認識自己性向、早年的寫作經驗,以及為了心靈救贖而締結的婚姻……
    步入中年之後,早已享譽文壇的紀德決心在本書中更進一步自我揭露。他回溯最久遠的童稚意識,捕捉所有寶貴的靈光乍現,完整展現一位知識份子的心智歷程。他更大膽坦白,自己生長於嚴謹家庭,卻不斷感受到欲望的召喚、不斷聽見內心對體制的質疑。他想追索真正的自由,卻又因迷失而恐慌。最終他發現,唯有來回於黑暗與聖潔兩造之間,才能繼續做他自己……

    《如果麥子不死》書名典出《約翰福音》,紀德試圖表達:如果麥子不死,它就只是一粒麥子,唯有通過磨難的淬鍊,遍嘗不幸的考驗,才能在塵土中復生,重新化為無數的麥粒。本書先是陸續分卷匿名發表,正式集結出版後,因內容涉禁忌題材而屢遭刪減。紀德在書中竭力剖白,卻又自述「真實」之遙不可及,正是這份強韌的誠實,使得本書流芳百世。


    ──《如果麥子不死》內容簡介──
    他的意圖不是身處於當下,而是讓愛與真理溢出時間之外。
    他的寫作不是為了同代人,而是為了下一個世代。
    他明白今天的小眾,必將成為明日的輿論──
    作家阮慶岳導讀
    收錄紀德日記選 永恆的自我論戰──談藝術、詩、真理、政治、性別、宗教
    法文直譯本首度在台問世

    書寫妳的我、追悼妳的我、傷害妳的我、珍愛妳的我,
    無論是哪一個我,
    唯有和妳有關的那個我,才是我最精華的部分。
    瑪德蓮,妳離去之後,我該怎麼相信永恆?

    結縭四十載,紀德深愛的妻子瑪德蓮撒手人寰。瑪德蓮是他自小最珍惜的靈魂友伴,也是在他作品中占據最多篇幅的繆思女神。在她出現之前,他的世界只有一片混沌與黑暗。然而婚姻生活卻長年積累著懷疑、背叛,與日漸增長的沉默。他堅稱深愛妻子,那份愛高度貞潔,因不含肉欲成分而完整神聖;瑪德蓮則為了丈夫在外尋歡、陶醉於同性情欲而深感痛苦,日漸憔悴,心門緊閉。
    在《如果麥子不死》的末尾,紀德彷彿將從婚姻中找到救贖,然而紀德逝後才出版的《遣悲懷》中,卻坦率揭露滿腔理想也無法治癒的傷痛。紀德在其中書寫的是無能傳達的愛、自我放逐式的裸裎懺悔,是最深的愛也是最令人懊喪的背叛,更是面對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真理代言者,以獻祭之姿全心傾吐。
    本書另收錄紀德親選的〈瑪德蓮日記〉,以及〈紀德日記選〉,時間從一八八九年橫跨至《如果麥子不死》出版後的一九二三年,作為「人生二部曲」之銜接。紀德對自身日記自道:「但願有朝一日,某個跟現在的我年齡相仿、價值觀雷同的年輕人在翻閱拙著時會感到悸動,感覺自己受到重塑。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野心。」他在日記中進行最嚴格的靈魂演練,深談時代的盲目、一次大戰前後的政治思潮、創作者的自省與窠臼、愛與情欲的忠實描摹、宗教與真理的交鋒辯證。彷彿操作著一場永不停歇的自我解剖,試圖還原愛與真理的原貌。


    ──《地糧.新糧》內容簡介──
    我思,故我在,我寫,故我重生──
    寫作如一面直照心靈的明鏡,
    一代大師紀德在這面鏡子裡試著辨識自己真正的面容,
    於是得以從渾沌的舊世界裡睜開眼,像個新生嬰兒。

    紀德婚後首度遊歷北非和義大利,大受震撼,深感在此之前所知道的一切都只是靈魂的束縛,於是狂熱地揮筆寫下《地糧》,試圖掙脫心智牢獄,破除當時矯枉過正、無法與現實接軌的文風。他的思索坦率奔放,背離天主、違抗傳統,勇敢談愛、孤獨、欲望,在天主教教義為主流價值的當時,謳歌「當世」,而非死後的「永生」。《地糧》問世後,嚴重觸犯當代的審美價值,發表十年內竟只銷售區區五百本。二十八歲的他,也深深明白這是一部後世才能閱讀之作。

    多年以後,六十六歲的老作家歷經愛欲折磨、生死離別,再次踏入當年深受震撼的這方思想領域,不禁寫下試著回應少作的《新糧》。文中屢屢呼籲「應只在乎自己」、「不要崇拜偶像」,堪稱為其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兩部作品。紀德一生的自我對話大膽動搖了歐洲知識分子的性別意識、宗教權威、道德傳統等框架,使他即便在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仍受教會視為異端。他的自我超越有如尼采的超人理型,啟發了沙特、卡繆、德希達等當代歐洲大師,如今,仍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向自我覺醒的道路。


    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1951)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家族祖先曾為胡格諾教徒,母親為虔誠天主教徒,家中濃厚的宗教氣息使紀德自小於拘謹保守的教養中成長,卻也奠定他日後轉向企圖拆解教條框架、擁抱個人價值的重要動力。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二十一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一九〇八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分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投身難民救助慈善工作、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一九四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其日記忠實展現他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被譽為「一部開放、多元、千姿百態的文本」,甚至被視為「一代大師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紀德在作品中私密而坦率地敞開自我,直白述說欲望帶來的牽引與困惑,在當時的歐洲社會中是令人震驚的,使他遭指為異端。甚至在紀德逝世後,羅馬天主教教會仍決定將他的作品列為禁書。他並非僅專營筆耕的作家,更是思想家、道德家,他的每部作品都用以傳達價值的思辨與探究,更屢屢以靈肉拉鋸中的覺醒歷程震撼當世。這位當代的異端分子,卻同時也是後人眼中的先驅者,他自許「以真理之姿溢出時代」,期望人最終應當走向「精神遊牧者」,也成功為後世帶來一股擺脫宗教與道德束縛的思潮,使「人的問題」逐漸凌駕「神的問題」。紀德高貴的誠實始終反映於善與惡的辯證中,他在生活與哲思裡持續質疑,也持續重新定位生存的意義,永遠在如此歷程中尋找新的和諧與完整。正是如此強烈的矛盾為他供給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


    譯者簡介

    嚴慧瑩
    (《如果麥子不死》譯者)
    台灣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專職文學翻譯。譯有《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獨子》、《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反抗者》、《屈服》等書。

    徐麗松
    (《遣悲懷》、《地糧.新糧》譯者)
    台大外文系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里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法國及台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合作工作。譯有《世界之用》、《遣悲懷》、《地糧.新糧》。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