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馳的草原征服者
0 篇書評

疾馳的草原征服者

遼、西夏、金、元

疾駆する草原の征服者 : 遼 西夏 金 元

1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0988
  • 字數: 194,020
紙本書定價:NT$ 460
電子書售價:NT$ 32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從《蒙古到大清》之前,必須先看「從契丹到蒙古」;
全球化的開端,來自馬背上的草原文明。

蒙古顛覆世界史,起源於契丹打造的新國家型態;
耶律阿保機開創新時代的野望,更甚忽必烈維繫龐大帝國的挑戰!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20

    深埋兩千年,歷史現場的千年直擊, 絕佳精采的「秦漢帝國史」! 「里耶秦簡」、「走馬樓漢簡」等史料的相繼出土, 重塑《史記》與《漢書》中的秦漢帝國, 讓秦漢時代史邁向新里程, 讓我們看到更豐富、更具象的歷史現場, 彷彿感受得到歷史的呼吸。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322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 電子書: NT$ 325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 電子書: NT$ 301

    本書特色: 1.跳脫中國本位,從世界史的脈絡重新解讀中國史。 2.從環境、氣候、社會變遷等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 3.透過簡明扼要的筆法,搭配豐富的圖表來展現中國歷史的轉捩點。 關鍵的時代*重要的轉折*未來的展望 掌握中國精要的最佳入門書 獻給想要了解中國,卻又不想背誦一堆...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315

      眾人咸知李白不是漢人,卻不知白居易也不是,劉禹錫、元稹都不是——   雖然他們聲稱自己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   中古中國的突厥-伊朗色彩,絲毫不比近代中國的滿蒙色彩少。   只因唐並非本土王朝,而是具有突厥特徵的「鮮卑─華夏政權」!   作者陳三平考察了中古中國時期數種「構築中國文化」的...

  • 電子書: NT$ 245

    黃仁宇重磅著作《中國大歷史》,全新直排校訂,暢銷10萬本新版! 黃仁宇: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 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 電子書: NT$ 350

    【馮客《人民三部曲》老犢粉專屬優惠說明】 凡於 2024/1/31 前,於 Readmoo 購買《人民三部曲》任一電子書之讀者,於 2/29 前購買《毛澤東之後的中國》,輸入專屬優惠碼,即享加購優惠 285 元。 *優惠碼可至 會員中心>優惠碼 或 購物車 查詢,使用期限至 2024/2/29 ...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208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詳細資訊

    從《蒙古到大清》之前,必須先看「從契丹到蒙古」;
    全球化的開端,來自馬背上的草原文明。

    蒙古顛覆世界史,起源於契丹打造的新國家型態;
    耶律阿保機開創新時代的野望,更甚忽必烈維繫龐大帝國的挑戰!


    〈專文導讀〉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 蔡偉傑

    以遊牧民族為主角的蒙古帝國,顛覆了西歐文明本位的全球史。研究草原民族和蒙古史的第一人──杉山正明,解讀十數種語言的史料,並以現場考察的第一手資料,重構遼、西夏、金、元的草原征服者實像。

    ◎蒙古打造後無來者、橫跨歐亞的世界帝國,

    遊牧民族卻在中國史書上被視為低下的胡夷蠻族。
    ‧范揚節度使安祿山自幽州起兵後,這個原本邊境的城市跨越華夷的界線,成為大遼國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國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國的首都「大都」,最後成為我們都熟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元朝(蒙古帝國)官方撰寫的《遼史》,在許多方面都「點到為止」,並不完整,而其他有關契丹的記述,都是由敵對的北宋一方所撰寫;主導十至十二世紀東亞的大國──遼(契丹),在文化上的成就很可能遠超越同時期的北宋。
    ‧蒙古帝國結合中華行政體系、草原軍事力量和穆斯林商業力,打破歐亞大陸的國境,打通海陸雙邊的文化與貿易交流,成為真正的世界帝國,不僅四大發明傳至西方,更將紙幣的使用、銀本位經濟體系、產業型社會、自由通商和資本主義等,也一起「世界化」了。

    ◎草原民族在東亞崛起,才是蒙古帝國顛覆世界史的起點。

    唐朝初期曾一度有世界帝國的雛形,但很快就演變成依各自軍勢力形成的數個跨種族兵團。這個類似戰國時代的局勢中,擅長弓馬、行動快速並以團隊出擊的馬上軍事集團,便成了主宰歐亞史走向的關鍵,以中華地區來說,趁勢崛起的便是契丹和沙陀。

    ◎遼(契丹)開始嘗試的新國家型態,由蒙古帝國實現。

    契丹帝國以草原為國家中心,國家成員包含各個種族,以遊牧部族的聯合為基本,結合了畜牧、農耕和都市,是一個統合草原(軍事)與中華(行政)的新國家型態。
    然而,契丹最終並未完全統治整個中華,之後,包含西夏和大金,都是以「部族聯合體」和「草原與中華混合」的方式,嘗試打造新國家型態的遊牧民族。特別要提到金(女真),不僅國家規模幅員遼闊,人口數也超過北宋最盛時期。看似從契丹開始的遊牧民族新國家型態,即將在大金國實現。
    但金國缺乏整合另外兩個國家的能力(南宋與西夏),只能將這個經驗移交給下一代──蒙古。

    ◎想理解中國史與世界史的互動與碰撞,關鍵就在「遊牧民族」。

    西元八世紀起,從安史之亂到明初,遊牧民族的權力更迭,不僅打破中華框架,更引起歐亞大陸東西兩邊的巨大變動。
    (1)安史之亂後,遊牧國家回鶻成為唐朝的「庇護者」,更一度稱霸亞洲東方。但接連的天災導致回鶻迅速瓦解,讓在東方的契丹趁機興起,沙陀族也在華北建立軍事政權,也就是「五代」;在西方,由於回鶻解體,原有的部落成員(突厥)開始往西遷徙,也開啟了鄂圖曼帝國約九百年的「突厥‧伊斯蘭時代」。
    (2)西元十世紀前半,日本的平將門舉兵自立為王,他舉幾年前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並將之改名為「東丹國」的例子,說明自己「憑藉實力奪權」的合理性。

    ◎唐宋與遊牧民族的關係,絕非「君臣」,而是地位平等的友邦。

    (1)從中華史觀來看,唐朝國祚近三百年,且初期的確勢力曾一度橫跨歐亞,因此有唐朝是「世界帝國」的錯覺。但從玄宗以後,有各種碑文和國書明白顯示,唐與突厥、回鶻、黠戛斯等遊牧民族之間的關係是對等,而非君臣。
    (2)史書中被描寫為欺人太甚的「澶淵之盟」,事實上是讓北宋和遼國(契丹)相安無事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協定,這種國家與國家間和平共存的模式,也成為後來西夏與北宋,以及後來金、南宋、西夏等國維持和平的方式。

    以蒙古帝國為中心,可以發現當時在東亞大陸上的遊牧民族確實地改變了世界的方向。元帝國繼承耶律阿保機結合草原與中華、打造新國家的野望,由多種族、多地區構成的複合型國家,讓整個世界的潮流從內陸走向海洋、從軍事力量改為經濟力量,從生產到流通有無,從宗教邁向理性等等改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神學性的精神思想,轉變為合理的思辨,以及藉由資本主義產生尊重實利的觀念等等。

    若非蒙古帝國將這些文化與制度交流「世界化」的結果,歐洲的發展與變化,是否還會如今日一般?

     

    作者簡介

    杉山正明

    一九五二年生於日本靜岡縣。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歷經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理、京都女子大學專任講師、助教授、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二○一七年退休,目前是該系名譽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古時代史,從中歐亞的遊牧民族視角描繪出嶄新的世界觀,獲得很高的評價。一九九五年以《忽必烈的挑戰》(クビライの挑戦)一書獲得Suntory學藝賞、二○○三年獲得司馬遼太郎賞、二○○六年獲頒紫綬褒章(日本政府頒發給「學術藝術領域的發明、改良、創作上有顯著貢獻」者)、二○○七年以《蒙古帝國及大元兀魯斯》(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ス)獲頒日本學士院賞。

    著作有《遊牧民的世界史》、《顛覆世界史的蒙古》等。

    譯者簡介    

    郭清華

    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主編,一直沒有離開翻譯的崗位。譯有《殺人人形館》、《魔神的遊戲》、《我愛廚房》及《天璋院篤姬》等推理、文學小說,及其它生活散文和實用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3)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9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