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線上的文明

十三個故事,纖維紡線如何改變人類的歷史

The Golden Thread : How Fabric Changed History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12/1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41.0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9121606
  • 字數: 183,417
紙本書定價:NT$ 460
電子書售價:NT$ 32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僅限以下區域購買: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

本書引用史詩、傳説、神話及史實,呈現出織品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的重大意義與影響,把許多精采故事綴成一部内容豐富的人類文明進化史。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德米克聚焦在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阿壩, 探究今日在中國邊緣生活的藏人,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中國究竟急於隱瞞哪些事情...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406

    《衛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好評推薦 二○一八年飲食作家公會大獎 十六世紀英國為尋找食物開始探索海洋、同時建立帝國。在此過程中,英國人消滅原住民人口,改變地景與農業系統;殖民地的精英餐桌上,擺滿宣揚國族威信的工具;植物的遷移,促成新舊大陸農作物的哥倫布大交換,這些發展所交織的食物網創造出真...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39

    仗該怎麼打,地該怎麼占? 從秦到清,成就霸業統一全國的軍事戰略 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的收官之作, 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 電子書: NT$ 315

    ★當代最重要的政治人類學家詹姆斯.斯科特全新著作。 ★顛覆過往對國家與文明成形基本假設,提出今日國家建立的各種想像。 ★《紐約時報》《衛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同聲讚譽!

  • 電子書: NT$ 364

    柯嘉豪教授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宗教研究系的教授,是世界聞名的漢學家。本書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書中討論了佛教的傳入如何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從而深刻地改變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角度非常新穎且具有啟發性。

  • 電子書: NT$ 375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 詳細資訊

    一條絲線編織出人類文明進化的故事,
    從出生到死亡,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織品。

    從史前時代洞穴裡的纖維、中東布料與古埃及裹屍布;
    中國皇帝的絲織龍袍與維京船的羊毛風帆、
    印度的卡利科布、印花棉布跟工業革命的關係、
    一直到現今實驗室製成的科技纖維,讓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

    本書引用史詩、傳説、神話及史實,
    呈現出織品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的重大意義與影響。
    從語言到童話,從科技到社會關聯,我們的生活與紡織紗線緊密織就。
    作者把古今中外,包括史前、古中國、古希臘、古埃及、近代、現代等等,
    許多精采故事綴成一部内容豐富的人類文明進化史,老少咸宜,是當今最有趣的一本書。

    ◎紡織的文明從這裡開始……

    人類從蜘蛛那裡獲得靈感,進而模仿蜘蛛織網,
    用來捕魚獵獸、綑貨綁物,也用來遮身蔽體;

    在東歐的喬治亞共和國西部的某個洞穴地板上,
    植物學家發現了第一根細小的紗線纖維,
    接著又發現據今約三萬年前的染色纖維,
    於是,人類的紡織文明從此開啓……

    ◎紡織,也與神話有關……

    在南美秘魯、非洲加納的阿坎族、北美印第安原住民霍皮族與納瓦荷族的傳說中,
    有一位半人半蜘蛛的編織女神,她用巨大的織布機把雲彩和彩虹編織成宇宙。
    因此,族裡的紡織工人在開工前都會去搓搓蜘蛛網,祈求女神賜予神力。

    在希臘神話中,工藝女神雅典娜與平民織女阿拉克妮競技,
    然而凡人的技能終究無法超越女神而落敗,
    女神疼惜阿拉克妮的才藝,把她變成了一隻蜘蛛,讓她永遠有織不盡的絲。

    ◎世界上最強韌的絲線是什麼?

    事實上,蜘蛛絲非常強靭,蛛絲的强度比鋼鐵還高,
    並具有不易斷裂的優異伸延性,可在極低溫下維持强度。
    兩萬七千六百四十八隻蜘蛛可生產一磅重的蜘蛛絲。
    可惜,牠們無法被集體圈養,因為牠們會互相攻擊殘殺。
    西元二○一二年,全世界唯一一件由蛛絲編織而成的美麗披風問世了。
    人們經過三年的努力,結合大批人力資源,每天在馬達加斯加的首都收集蛛絲,
    這件罕見的藝術精品,曾在倫敦V&A博物館展出半年之久。

    ◎紡織反映的社會狀況

    十七世紀是荷蘭的黃金年代,
    貿易、科學與藝術反映出該國的豐裕與自信。
    當時,一般婦女從事女紅是很重要的内務,蕾絲則是正夯的產物。
    在家做女紅,就不會幹壞事,這是婦女的標準形象。
    荷蘭畫家維梅爾在一六六九年~一六七○年的作品<花邊女工>,
    畫的就是當時婦女專注於編織蕾絲的最佳寫照。
    我們可以從畫家的手法、觀畫者的視角與畫框內外的關係,看出蕾絲隱喻的社會狀況。

    人造絲與天然絲,這些絲線不但改變也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
    四個主要的纖維來源:棉花、絲綢、棉紗和羊毛,來自人類絞盡腦汁的巧思創新。
    這些原材料製造出來的成品,為人類保暖吸汗、擋風防雨、妝點襯飾,
    甚至顯示身分地位與彰顯個人才藝;
    它們也為人類最有趣、最迷人的一項特質提供出口:創造力。

    此外,織品與語言彼此交織的程度已經不足為奇;以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有著親密關聯。
    來看看文本(text)與紡織品(textile)這兩個字,
    他們的老祖宗是同一個拉丁字"texere",意思是編織。
    另一個拉丁字"fabrica"則孕育了織品(fabric)與製造或杜撰(fabricate)。
    你有可能繼承了一兩件垂垂老矣的傳家寶(heir-loom,loom是織布機);
    或者感到如坐針氈(on tenterhooks,直譯是:在張布鉤上面);
    瞎編了一個故事(spin a yarn,直譯是:紡一條紗線);
    或者暗自心想某人家裡的裝潢實在有點廉價(chintzy,意指印花棉布做成的東西)。
     

    作者簡介

    卡西亞.聖.克萊兒(Kassia St. Clair)

    在Bristol與牛津研究女性腹脹歷史,以及18世紀化妝舞會。她為《經濟學家》、House & Garden以及Quartz寫過不少關於設計與文化主題的文章。她在Elle Decoration雜誌擁有自己關於色彩的專欄。著有《色彩的履歷書》(The Secret Lives of Colour)等書。

    www.kassiastclair.com

    譯者簡介

    蔡宜容

    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譯作包括魯西迪的《哈倫與故事之海》、《盧卡與生命之火》,菲利普.普曼的《沙莉拉赫特三部曲》、《發條鐘》,潔若汀.麥考琳的《謊話連篇》,艾倫.加納的《貓頭鷹恩仇錄》等;創作包括《痴人》、《中美五街今天20號》等。喜歡討論「文本‧故事‧作者」三位一體卻又互相叛逆的魔幻關係;Dodoread 都讀臉書專頁,歡迎來逛逛。

    www.facebook.com/Dodoread-都讀-801414753274948/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3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