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餓殍戰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長春餓殍戰

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82748
  • 頁數: 507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全球第一本!首次揭露中國國共內戰期間,中共對長春發動「圍困」戰術造成約數十萬人活活餓死的深入報導。許多父母吃了自己的孩子,每斤人肉賣250萬元……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322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36

    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   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    

  • 電子書: NT$ 364

    探索毛澤東及其追隨者的非理性精神活動 追溯和比較文革中重要人物的政治行爲、特殊歷史現象 和中國皇權體制的關聯 文化基因常常並非是中國皇權專制正統,而是它的變異 對文革中浮現的一些特殊歷史現象,做橫截面式的分析

  • 電子書: NT$ 336

    從《躁動的亡魂》看見太平天國戰爭在人心中的刻痕。戰爭如何中斷日常?人們如何面對失序與動盪?如何處理遍地屍骨與紀念逝去親人?如何重拾內心的確定感,重建被戰爭粉碎的世界?本書透過方志、傳記、詩集、外交文獻與傳教士報告,帶領讀者看見這些刻痕,看見當時人們最切身的經歷:失親之痛、對官府失能的憤怒,以及摻雜腐...

  • 電子書: NT$ 364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 電子書: NT$ 325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 電子書: NT$ 450

    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 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 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紀 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電子書: NT$ 217

    德國知名律師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 最真實、最深摯的告白 48則揉合寂寞與幸福、悲傷與救贖的書寫, 冷硬的文字,敘述的是現實的荒謬與命運的無常, 寫的是人性的殘酷與美好, 寫的是我們,與這個活生生的世界。

  • 詳細資訊

    ◎作者歷時10年,在艱困的政治環境中,蒐集各類珍貴史料、訪談倖存者與相關回憶錄,完成全球第一本完整記錄國共內戰中「長春圍困」的始末。

    ◎收錄倖存者照片與相關史料文件,以「編日史」方式,逐日來展示餓殍戰造成的城外屍橫遍野和城內餓殍遍地,以及萬籟俱寂的無人區。

    「『我們接到軍令是:他們(難民)是敵人,他們必須死。』」
    ——Andrew Jacobs 《紐約時報》 2009年10月1日

    毛澤東欲奪取長春作為中共與中華民國政府對峙的首都,林彪以人禁出、糧禁入的餓殍戰術,圍困350天,一座至少63萬人的城市,僅剩下17萬人。

    中共在長春引爆了餓殍原子彈。數十萬生靈好像從未在人間存在過一樣。

    本書作者歷時10年苦蒐相關史料並進行爬梳,與此同時,還四處探訪死裡逃生的倖存者。在極其嚴酷的政治環境下,完成了毋庸置疑是第一本最逼近困餓長春的殘暴真相的紀實書,也是一本哀悼與悲痛之書。

    為抵達歷史現場與還原戰爭細節,作者使用國共兩軍的機密電文與作戰會議的秘密講話、中共公開與內部的出版物、軍方的陣中日誌與內部資料、未能寄達的國軍官兵家書、國共雙方親歷者的備忘錄、倖存難民的回憶錄與證言、國共與民間報刊在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報導等方面的見證史料,以嚴謹且客觀的敘述,來審視這場血腥內戰的全過程,以及餓殍戰術是如何策動、部署、指揮和具體實施的,又是如何將數十萬清白無辜的難民變成餓殍的。

    作者遵循「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原則,以「編日史」方式,逐日來展示餓殍戰造成的城外屍橫遍野和城內餓殍遍地,以及萬籟俱寂的無人區。

    地球和食人者的胃是餓殍的墳墓。

    「參加圍困長春的共匪部隊,是由東北共匪國際部隊混合編成的。在長春西北方面……是蒙古騎兵,這些蒙騎部隊具有一種原始的殺人獸性……長春正南方向……是韓共的獨立師……經過一番共匪的民族離間的政治訓練,對於中國人民都持有偏頗的嫉仇觀念。……這些異族部隊,對於困死餓死中國人民的政策,執行的特別嚴厲,更特別徹底,任憑你怎樣的哀懇,是絲毫不會換來他們的同情的。」——范叔寒,天津《益世報》,1948年9月16日

    「八里堡便處在我軍陣地的前沿。我軍的火力控制了村莊的大部分,而在村莊的另一端即滿布著敵人的地堡工事……我走進了這個人間地獄。……每斤人肉賣價250萬元,是所有能吃的食物中最便宜的一種。許多父母吃了自己的孩子。」——關寄晨,中共《東北日報》,1948年9月21日

    「有一個男子在不聲不響地啃著人骨頭,眼珠注視著倒下的女子,一心一意地啃著骨頭,又長又大的骨頭。」——日本倖存者遠藤譽

    「長春解放的第二天,我坐著吉普車沿著長春市轉了一圈,我的車沒法起步了。走一走,我的通訊員就得跳下去,把死屍拖到一邊。再走走,再跳,把死屍拖到一邊。」——圍城高級指揮員、中共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八師政委鄒衍

    「我爹和我弟弟在幾個月前就餓死了,狗都把遺體叼走了。我媽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了,她被國民黨軍埋起來了,到解放後,被解放軍扒出來,弄去燒了。」——長春倖存者范傳華


     

    作者簡介

    杜斌


    1972年3月1日生於山東郯城。攝影師、作家和紀錄片製作人。曾為中國記者和《紐約時報》簽約攝影師。新聞作品發表在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英國《衛報》、德國《明星》畫報等西方主流媒體。生活和工作在北京。據北京秘密警察稱,他被中共高層官員視為「一個專門挖政府瘡疤的人」。

    作品
    《上訪者:中國以法治國下倖存的活化石》
    《上海 骷髏地》
    《北京的鬼》
    《牙刷:紅色星球上人類最後的進化》
    《毛主席的煉獄》
    《艾神:反叛藝術家艾未未的維權傳記》
    《毛澤東的人肉政權》
    《天安門屠殺》
    《陰道昏迷:馬三家女子勞教所的酷刑倖存者證詞》
    《馬三家咆哮:從東半球到西半球的墓誌銘》
    《冤鬼:地球中心帝國的上訪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