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種營運老屋的方法
25帖不藏私老屋創生學
一年365天,他幾乎有一半時間住在旅館,20多年來住遍上千家旅館,旅館成了第二個家,甚至比家更迷人。能讓人完全放鬆的旅館Spa,讓你驚喜連連、永遠住不膩的旅館,會移動或消失的旅館……,張智強的私房好旅館大公開,還有搭配親自拍攝的珍貴照片,宛如親臨現場。
讓規劃大師霍華德「田園城市」、建築巨擎科比意「光輝城市」黯然失色的經典名著! 世紀好書、永恆必讀經典!超越時間與空間、跨越世代的城市之心
一座摩天高樓令人讚嘆,並且為城市提供了美麗的天際線,但是建造背後99%的隱藏故事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除了存在感強烈的巨大建築物,那些時常被視而不見、但卻是維繫城市文明運作的重大關鍵,例如基地台、郵局、水塔、電線桿、緊急出口、街道、公共照明,甚至觀賞用的鴿子、錦鯉……等,也將在本書中拿掉隱形濾鏡...
【小住宅格局改造經典版】 5~20坪 套房/單層公寓大樓/挑高空間 小坪數格局動線、收納規劃100例 格局規劃做對了,空間變大更好用,住起來舒服,整理更輕鬆 第一本教你看懂平面圖, 專門破解20坪以下小房子格局問題的室內設計專書 特別收錄!解析不做夾層的挑高宅,空間雙倍大設計秘訣
一次收錄中古公寓、透天厝、獨棟住宅、古厝、 三合院的綠色變身改造,堪稱綠色版「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 ◎被動式設計屋 零耗能除濕條節器、零耗能換氣設計、自然空調實踐宅 ◎老屋維修保養 舊牆剝漆、保養、防水、鋼板斜撐補強、通風換氣 ◎屋主口碑推薦 結構補強、古厝修復、泥作、鐵工、鋁門、水電、木工、防...
小日子駐站作家、旅日女性建築師的日本風格建築巡禮! 30趟從東京出發的休日旅行,30趟觸動人心的日本建築漫遊…… 領你在日本街道遇見81位當代建築藝術大師和139座名家建築!
日本最具傳奇的建築俠侶 第一本貼近普立茲克建築獎二人組的專書 建築學者謝宗哲歷時十年書寫力作 從21世界金澤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到羅浮宮朗斯分館 成長歷程、創業起始、創作養分、旅行壯遊到作品風格
教科書上講的理論,到了實務上無法連結運用,該怎麼辦! 本書彙集業界實務上會面對的問題,以Q&A的方式呈現, 收錄14個主題、97個內容紮實的結構設計問答說明, 由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解說,圖文解說容易消化理解。
實現舒適宅開啟未來美好生活,一生只有一次機會! ☆近300張空間尺寸表、標準格局配置圖、○×範例圖 ☆拆解13個生活空間的設計重點、空間特徵、機能要素、細節解說 ☆詳解高齡者無障礙措施的安全設計規劃
302堂建築物理環境入門課―――― Q&A解說 + 插圖圖解 = 輕鬆學習建築物理環境! ◎逐頁問答詳解,搭配精繪插圖,循序漸進介紹建築物理環境知識 ◎完整說明細節和整體概念,詳盡導讀空氣、溫度、日照、光、色彩、聲音等要點 ◎每頁、每項獨立章節,3分鐘即可輕鬆讀完一個單元 ◎日本暢銷建...
國際建築暢銷書權威 Francis D. K. Ching 經典著作 整合設計、製圖、實作三段流程,全球建築院校一致推薦的結構入門專書 【繁中修訂版】
什麼是動線?指的是人在空間游移的方向性與序列性, 動線設計有兩個核心:即「最短」與「最方便」, 好的動線設計能清楚引導人們該往哪裡移動。 例如:公私領域透過改變地坪材質,形塑隱性引導動線。 梯形電視牆成就洄游動線,輕鬆串聯住宅各區,格局機能全面提升。
25種營運老屋的方法
25帖不藏私老屋創生學
許多人喜歡老房子,喜歡的理由很多,包括:它必然經歷過時間的淘洗,留下許多歲月的痕跡,吸引懷舊的人們;其次,它必然曾有不少人生活其中,累積了無數的回憶,吸引喜歡聽故事的人;而許多舊時建築空間的工法、材料、零件,今日已難得再現,老物件的精美也讓人心心戀戀總是繫懷……
然而,擁有老屋同樣也要面臨許多挑戰,譬如:老屋的修繕整理費時又費工;日常維護有許多鋩角與細節;要符合現代人生活使用習慣,必須重新調整轉化;最重要的,若想讓老屋真正活起來,要找出獨特的定位與目標,並要有創新的營運方式,當中學問可是不小。因此,如果你擁有一棟老房子,或者你期待營運一棟老房子,你打算如何整理它、修復它,使用它,讓它重新活起來並煥發新生光彩呢?
本書蒐集了台灣25個活化使用老房子的案例,每個老房子的年資至少五十年至上百年;建築形式從傳統三合院、老街屋,到日式宿舍、老廠房、老穀倉、近代歷史建築……多元多樣;空間營運的型態則分成多功能書店、文化場館、民宿旅店、餐飲空間、藝術空間、工作空間及創意複合空間等七大類來探討。
25位老屋的新主人皆無私分享了他們對於老屋的熱愛、修復的工法以及各種創新再利用的營運學問,每篇並有「老屋創生帖」要點整理,對於老屋有興趣的個人與團體,是深具啟發性的故事書,更是第一手活化利用的參考指南。
內容特色
★著重老房子再利用之經營模式探討,對於有心活化老屋者,特別具參考價值
★25個案例分布北中南東各縣市與離島,老屋年資從戰後上溯至清代,建築形式包含傳統三合院、街屋、日式宿舍到近代建築,具多元代表性
★選點側重私人(民間)經營老屋,並有清晰理念與創新策略者,對一般大眾具啟發性
名人推薦
王榮文(華山1914文創園區/遠流出版 董事長)
李乾朗(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授)
殷允芃(《天下雜誌》群創辦人)
孫啟榕(建築師)
莊永明(台灣文史專家)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作者簡介
總策劃/陳國慈
擔任律師三十餘年,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首任執行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暨法務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任董事長。
以全國第一位個人認養政府古蹟創辦台北故事館,活化撫臺街洋樓。
曾獲台北文化獎、國家文資保存獎,二○一七年創辦迪化二○七博物館。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