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不可強求,但是可以引誘它出現!
1978到2017,呈現散文大家王鼎鈞將近四十年來最完整的靈感速記
近300則信手拈來的妙言巧句,歷久彌新的豐富哲思
3/26預購,3/31正式上市 完成預購的讀者請於3/31同步書櫃 繼《我輩中人》引起數萬讀者回響, 張曼娟再次書寫中年的風景.幸福的原力 23篇情意真摯的散文, 寫給瞻望中年的你、擁抱中年的你、中年徬徨的你、承擔責任的你、 照顧之路的你,以及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飢餓遊戲成為夢魘,不能逃脫。不只一次,她什麼也看不見、聽不見,沒有感覺,除了烈火焚身的痛楚,以及痛恨。她的家鄉已經毀滅,無數第十二區的生命只剩灰燼和殘破的屍骸。但,反抗軍確實存在,一批新的領導人在等待,革命正在展開...... 本書為「飢餓遊戲」三部曲的終曲,結局呢?你也許喜歡,也許討厭。然而...
王鼎鈞:我把寫作靈感的速記彙成一本小書,書名就叫《靈感》,有人說這是台灣第一本手記文學。此書絕版已久。現在我把這本書裡的靈感整理一下,刪去一些舊的,增加一些新的,又特別寫了五篇有系統的論說,謂之「靈感五講」,增加的字數超過原書一倍,可以說是一本新書。
《靈感》為當代華文文學大師,散文大家王鼎鈞的哲思集,「靈感五講」分別是:
可大可久談原型
亦師亦友談模仿
成方成圓談結構
有隱有顯談比喻
求新求變談造句。
王鼎鈞寫作《靈感》,先是受了古人詩話和筆記的影響,後來又加上「手記文學」的啟發。對於只有零碎時間的現代人,這是一卷閒適小品,閱讀時輕鬆愉快,沒有壓力。對於年輕一代的文學人口,它又可以是靈感標本的展覽。讀王鼎鈞《靈感》,可以從別人的靈感中來,到自己的靈感中去。
* * *
作者簡介
作者:王鼎鈞
1925年生於山東省蘭陵,曾親歷流亡求學、抗日戰爭、國共內戰;1949年到台灣,曾任廣播公司節目制作組長、電視公司節目編審組長、多家報社副刊主編、大學講師。1979年移居美國,之後定居紐約至今。
其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台灣行銷極廣,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渦》等散文創作獨樹一幟,為其贏得「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之譽;從1992年至2009年,創作發表「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作品引起學界及讀者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回憶錄,融人生經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了一代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影響巨大。
曾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國父誕辰紀念獎金」、金鼎獎、中國文藝獎章文藝評論獎、中山文藝創作獎、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