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鄉日久,時常把舊家給忘了。
只有在睡夢中,才會再度回到那多風多雨的膠林……
◆馬華作家黃錦樹早期小說代表作!
◆《烏暗暝》、《夢與豬與黎明》全新結集,二十一篇重磅小說掀開綿亙多年的離散記憶!作者精鍊見血的筆觸饒富意象,挑動記憶中最痛、最深沉的原鄉形貌。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我要看清楚那頭大象為什麼要一直坐在那兒,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困惑。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改編原著 獲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改編劇本兩大獎,並入圍金馬獎新導演等六項大獎
一位萬撓青年在台灣頂樓加蓋的房間裡,以重新學習的母語敘述漂流的故事,將盤根錯節的時間與人物繁衍滋生的語言與文字,填滿廢墟裡不斷開裂的縫隙。 是廢墟的故事,是故事的廢墟。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女演員鄧九雲至今最精彩的一次文學創作! ★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女性生命之書! ★「超乎預期的好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 盛讚
馬來西亞的月球暗面 從此留住 沒有國籍的人 不被國家承認的魂 回不去的家園 被背叛的祖國 革命如何顛覆家庭/感情 性慾如何顛覆革命 歷史如何顛覆真實 碎紙屑如何顛覆歷史 膠林深處,馬共出沒──南洋華人的政教禁忌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碟子中的泛黑剩菜、夢裡夢醒的狗吠燈黃、
床邊的棍棒刀刃、火車轟隆隆輾過的鄉愁……
膠林深處憂思懼怖,在馬來半島南方擴延開來,
無邊黑暗中暗嵌一盞盞名為「家」的燈火。
然而土油燈時現時滅,家的意象成為腦中泡沫似的幻影;
那些故事多半在貧窮、失語、種族間的敵對與傷害中迸發,
甚至橫越至祖父輩受創記憶,以血淚鑿石為碑,在離散中定影成像。
黃錦樹的文字迤邐出熱帶沼澤苦悶蒸騰氣味,隨著灶間柴薪烈烈焚燒,浮現作者與家人多年生活恐懼。書中大部分作品都有相當明顯的大馬膠林背景,包含作者家族於當地生根的華人,如何面對原始土地、種族傾軋,甚至宵小、賭徒、吸毒者的威脅。細節處隱喻政治符碼,黃錦樹以多重意象和繁複技巧書寫移民者外在顛簸、內在流離的艱辛處境,並一再深情回眸凝視,「車過密林,他那浸染著霧水的目光追逐著一盞盞,守夜的微明燈火。」原來心底往復剝離又重建的原鄉,一直藏匿在林蔭深處,未曾淡去。
作者簡介
黃錦樹
黃錦樹,馬來西亞華裔,1967年生。1986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1996年迄今任教於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獲多種文學獎。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論嘗試文》等,並與友人合編《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散文類》等。
相關著作:《刻背(全新修訂版)》《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火笑了》《猶見扶餘》《論嘗試文》
【名家推薦】
〈大卷宗〉、〈死在南方〉、〈傷逝〉等好幾篇小說都各有所指,都如同一把把匕首,清晰亦犀利的指出問題的癥結。通過小說書寫,黃錦樹一直在為馬華文學與近現代文學、甚至是世界文學,細密地做一種內部的鉤連。例如其中幾篇明顯的散發馬奎斯味道的小說,失蹤、消散、夢境中故鄉的潮濕感、文稿上的螞蟻,這些熟悉的符號皆反覆出現。
——張惠思(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