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好像站在舞台上,
遠處閃動的燈就是歌迷的螢光棒。
嘩呵!這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體育館!
令人暈眩的體育館。
一本向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致敬的小說!
與椎名林檎唱幸福論 ,
在體育課裡度過年少青春......
她說好像站在舞台上, 遠處閃動的燈就是歌迷的螢光棒。 嘩呵!這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體育館! 令人暈眩的體育館。 一本向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致敬的小說! 與椎名林檎唱幸福論 在體育課裡度過年少青春!
第一本書寫並記錄「香港字」故事的小說 (香港字:第一副以中文製作的鉛字)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也是一本讓我寫到流淚的書。」──董啟章
如果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贏得內戰,現在的中國將會如何? 如果國共內戰歷史改寫,「中華民國」在大陸,台灣絕不是今日的模樣? 華語世界最敢於批判中國現象的小說家──陳冠中最新話題小說, 顛覆中國歷史的想像,挑戰兩岸三地最敏感、最大膽的國共歷史反轉。 這是一部烏有歷史寫就的政治寓言。 一九七八年,國民...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本書收錄四篇小說,成篇最早的〈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應《金瓶梅同人誌》的邀稿寫成,是一篇以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人物為底的新小說。小說裡的潘金蓮與白玉蓮,都是原來《金瓶梅》中就有的人物。〈四十三層樓〉則是應「字母會」的企畫寫成,〈性意思史〉既是12篇文本也是一個作品,原是刊在《聯合文學》的專欄。〈風...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是一本純愛之書。獻給所有曾在深夜裡徬徨失措的人。——陳雪 陳雪打破同志書寫的分隔點 以「都會情欲書寫」現身的重要代表作 愛欲流轉的痕跡,性別越界的可能 睽違二十周年‧復刻再現 「多年後我重讀此書,生猛、百無禁忌、茫然卻又充滿力量的文字與想像力,即使到了現在看來依舊非常辛辣,在同婚合法化的台...
她說好像站在舞台上,
遠處閃動的燈就是歌迷的螢光棒。
嘩呵!這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體育館!
令人暈眩的體育館。
一本向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致敬的小說!
與椎名林檎唱幸福論 ,
在體育課裡度過年少青春。
這不只是一本小說,而是詩、音樂、戲劇與文學的視覺演出。
V城四部曲、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的經典之作~
本書特別收入《體育時期》2007年與2013年劇場二度演出珍貴資料!
香港當代小說家董啟章以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為原型,在《體育時期(劇場版)》創造了不是蘋果這個人物,加上另一個同樣是二十來歲的女孩子貝貝,組成了小說中的兩個女主角。本書《體育時期(劇場版)》可以說是以椎名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寫成的。
因為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董啟章發現了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詩的可能,於是通過椎名林檎原型,董啟章得以首次寫出了類近於詩的形體的東西。
《體育時期(劇場版)》是關於兩個年輕女孩和人生局限搏擊的故事,董啟章寫的不是抽象的青春,而是陷於具體環境條件局限和個人心理缺憾的成長後期生存狀態。那是在放棄個人堅持的社會化門檻上最後的停步省思。小說以更繁複的手法和反覆的辯解,形容兩個女主角之間的關係,說明一種可以跨越人際障礙的共同感。
《體育時期(劇場版)》從另一個角度呈現文學和劇場互動的可能性,包括兩次演出的製作資料、導演及原作者的演前話和演後感想、創作者對談記錄、評論文章和劇中歌曲的歌詞等,並分散編排在原有的小說章節之間。小說原文和劇場材料以不同的排版方式做出識別,讀者可順序閱讀,以體會小說與劇場的互涉,但也可以先行略過劇場部分,完成小說後回頭再讀。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0年《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1年《學習年代》榮獲「第四屆香港書獎」。2011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簡體版)榮獲第一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
著有《紀念冊》、《小冬校園》、《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家課冊》、《說書人:閱讀與評論合集》、《講話文章:訪問、閱讀十位香港作家》、《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雙身》、《名字的玫瑰》、《講話文章Ⅱ:香港青年作家訪談與評介》、《V城繁勝錄》、《同代人》、《名字的玫瑰》、《The Catalog》、《貝貝的文字冒險:植物咒語的奧祕》、《衣魚簡史》、《練習簿》、《體育時期》(香港︰蟻窩)、《第一千零二夜》、《體育時期》、《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對角藝術》、《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致同代人》、《學習年代》(《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篇)、《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