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學思想家。1934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擅長以全史觀的視野從哲學、心理學、藝術等層面,思考現實的人生信仰、生命現象、文化理念等諸多與人的存在相關的課題,並兼及詩歌創作和繪畫。
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並在各大學巡迴演講,現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長期講座,深受各方好評。著作多達五十多部,影響深遠。

  • 電子書: NT$ 224

    史作檉的宗教文明哲學新力作。 「所謂『極』,就是人所無法真知而表之事。」--史作檉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為《中國哲學精神溯源》一書之2014修訂新印收藏版,採穿線裱布精裝裝幀。內容有八大篇六十小節,首篇為基本觀念之釐清,深入淺出地釐清字詞與思維之錯覺與迷失;接著,從文字前文化開始往下,推自文字後文明之各時代演變,細究中國哲學觀之天人地的「三劃」演化開展,綜觀春秋諸子各家並辨明。

  • 電子書: NT$ 224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 __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談論藝術美學文章集結,強調人人都有藝術家的眼睛,只在於人們失去了觀看的方式與純粹的初衷。 共分四大篇九章...

  • 電子書: NT$ 224

    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 「每一個人都是『人』,也都是『人類』,也是『你自己』。是以每一個人也都必有屬於你自身之『神話』,只是你不曾認真地正視它並加以追索罷了。」__史作檉   本書是史作檉先生近年在民間講堂的授課內容筆記,在企劃擇取後後整理成書,較之以往的哲學精神溯源等史論式探討議題,本書共分...

  • 電子書: NT$ 224

    睽違已久,史作檉新撰之學術理論創作! 他,左手畫畫寫詩,右手哲論邏輯, 以窮理溯源為器,穿梭於世界文化史,反覆辯證且還真。 「意象邏輯」是中國象形文字之圖形表達中之精確化之方法論。 由於它的基礎是圖形表達,所以它完全不同於拼音文字之線性邏輯推演,反之,象形文字圖形表達之精確之方法在於「結構」。__...

  • 電子書: NT$ 224

    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 原點,是詩、是大自然。   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   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

  • 電子書: NT$ 180

    活著,就是一種哲學。   認真活著且思考,就是個人的哲學實踐。    一個「人」的哲學, 也是一個「人的哲學」,一個人的哲學。      「人一看到一種哲學理論,總是喜歡說這是什麼主義、什麼派,受什麼影響而來……等他把這些話說完了,那麼哲學中就不再有和他有關的事物存在著了……只有不認真去活,也不認真...

  • 電子書: NT$ 160

    在一個季節裡,史作檉寫下了愛、爆裂與生命歸向的記錄。 「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 哲學家所說的自然,碰到人生裡的愛欲,會是相悖或融合?愛欲與孤獨的距離又有多近?以詩與散文寫下的體驗思索,有親歷盈缺的歡欣落寞,更有真實不諱的直言坦率。...

  • 電子書: NT$ 129

    哲學家所說的自然,碰到人生裡的愛與欲,會是相悖或融合?愛欲與孤獨間的距離又有多近?史作檉以詩與散文寫下生活裡的體驗與思索,有親歷盈缺的歡欣與落寞,更有真實不諱的直言與坦率。

  • 電子書: NT$ 129

    在一個季節裡,史作檉寫下了愛、爆裂與生命歸向的記錄。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三月的哲思》EP同步上市活動第一波得獎名單已經公布囉~~請參考: 典藏X藝訊...

  • 電子書: NT$ 180

    本書為史作檉讀老子《道德經》筆記62則,不走文學、不言道、更不談宗教;從人身起,找到老子哲學中被遺漏未談的「自然、嬰兒、樸、無名」四大概念,探詢老子所言,由「逝」、「遠」而「反」的歸返自然歷程,也拋展開中國哲學形而上高度。

  • 電子書: NT$ 140

    史作檉—一位成熟哲學家矢志將生命本身成為哲學,終其一生,若做不到,也絕不反悔!「終我一生,實際上所做的就是兩種方法:一種是「純形式辯證」,一種是「形上美學」。」

  • 電子書: NT$ 210

    「詩人思想家」史作檉與中國山水意境的初逢-從西方走進水墨畫裡的自然觀,尋找、歸返中國山水墨境間的大自然-帶領讀者一同探尋史氏超越四十餘載積累的中國繪畫哲學美學心體驗。

  • 電子書: NT$ 228

    看「詩人思想家史作檉」如何解讀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的塞尚,其尋求究極之境、孤獨而不可得卻至死方休的心境?

  • 電子書: NT$ 180

    四十六歲,賈克梅第創作出<行走的人>。細弱挺拔的人體、混亂的雕刻線條、看似大動作卻又呈現靜止的狀態一一「詩人思想家」史作檉由其自然無礙的觀點,帶領我們一起「看見」這極端激情與冷靜的作品背後,賈克梅第直視真實的孤寂目光。

  • 電子書: NT$ 192

    台灣重量級「詩人思想者」史作檉深度剖析,接露畢卡索原始藝術靈魂!看世紀創意奇才一畢卡索,如何受非洲原始藝術啟發,顛覆視覺美學!

  • 電子書: NT$ 228

    史作檉,您絕對不能錯過的傳奇思想家! 於文字中深探藝術之美,乃至人生哲理的沉澱,帶給讀者一部解讀林布蘭藝術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

  • 電子書: NT$ 168

    看台灣重量級「詩人思想者」史作檉如何解讀一位古怪特別的藝術家、藝術史上永遠的兒童---杜布菲,進一步帶領讀者領略其藝術超越形式、超脫文明自身,來自真實心靈的本質與精神!

  • 購買後可以畫線與撰寫書評
    • 若表達必離不開工具,那麼人類表達除最自然的肢體外,大凡都在於聽覺與視覺之間了。若聽覺與視覺相比,聽覺自然早於視覺。那麼,毫無疑問,聽覺以其早於視覺之聲音表達,尤其聲音表達屬時間,乍起乍滅,其抽象性也高過於空間性的視覺表達。所以有關於音樂之純形式表達的問題,在說明或其演變的過程上,要比繪畫的空間表達更...
    • 文明阻止我們把自然與人綁在一起,於是文明一旦發生,那就是把自然與人分開了,至少不再有直接的關係。
    • 所謂文明即: 人類以其於自然中所創製之工具,對其所遭遇之事物,所完成的一種空間可記錄性之成果。 若更以哲學之方式而言,則如: 人類對於實體性之存在物,所完成的最大可能之表達。 而所謂實體性之存在物有二,即: 自然與生命。
    • 賈克梅第的藝術是一種極端激情與極端冷靜的混合體。
    • 一種真正徹底而完整的哲學,往往都來自一種「天啟」。 所謂「天啟」並沒有什麼神秘,甚至和一般所謂之情感、情緒、獨斷、主觀、不可知等等,都沒有任何關係。若具體來說,真正的「天啟」,就是一種真正的「自知」。你不但知道你為什麼這樣說,也知道怎麼去說,甚至也清楚地知道這樣說了到底有些什麼意義等等。總之,...
    • 哲學確實是人類文明之精華所在,但要切實而深刻地瞭解哲學,必須先要瞭解人類文明之所以產生,及其意義的真正指向。 所謂人類文明,即由人類異於其他動物之創製工具的能力,然後根據需要所達成的一種表達性之成果。所謂工具,萬餘年來可有石器、陶器、銅器、文字與抽象符號(如科學)等。毫無疑問,其具關鍵性的工具...
    • 玄學盛於魏晉,儒家漸沒落,政治不彰,民間高士自由思想興起,乃以批儒反儒名教之三玄為主,即老、莊、易。以自然與無為為主。
    • 五行始自〈洪範〉,陰陽則在《易經》,均古早之自然陰陽家思想。
    • 「沒有自然就沒有人,沒有自然中的人,就沒有文明。」
    • 自然,中國之真神



    • 史作檉老師歷史博物館「藝術的終極關懷是甚麼?」講座全紀錄 影片連結